你的位置:炒股配资知识网_股票杠杆操作_炒股杠杆配资平台 > 股票杠杆操作 > >杠杆式炒股 内地高考生赴港读书,他们的“命运齿轮”转起来了吗?
热点资讯
股票杠杆操作

杠杆式炒股 内地高考生赴港读书,他们的“命运齿轮”转起来了吗?

发布日期:2024-10-16 22:28    点击次数:94

杠杆式炒股 内地高考生赴港读书,他们的“命运齿轮”转起来了吗?

周四公布的美国8月PPI月率录得0.7%,高于市场预期0.4%,前值为0.3%;美国8月PPI年率录得0.7%,高于市场预期0.4%,前值为0.3%;美国8月零售销售月率录得0.6%,高于市场预期0.2%,前值为0.7%;美国至9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录得22万人,低于市场预期22.5万人,前值为21.6万人。

不过,本交易日将迎来美国8月份零售销售数据(俗称“恐怖数据”),市场预计环比增长0.2%,低于前值0.7%,该预期略微偏向利多金价。若金价能够坚守1900关口附近支撑,则后市仍留有震荡回升的机会。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美联储2024年的降息轨迹,这仍然是推动黄金波动的催化剂之一。美国CPI基本符合预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此前对物价上涨压力的担忧。”

这两年,香港在家长圈里一直很热门。那么在香港读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否适合内地高考生作为一条更好的出路?通过高考入读香港不同大学的三位同学就分享了她们的留学收获和体验。

文丨少年Jean 编丨Charlotte

这两年,香港在家长圈里一直很热门。从中小学插班,到大学教育,香港身份一下子拓宽了教育选择。

暑假临近结束,香港各大学针对内地的自主招生也相继在最近结束。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24/25新学年港校内地招生比以往更加火热。

其中,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均收到超万份内地本科生入学申请,前者平均超45人争夺一学位,后者平均30人争一学位;岭南大学报读人数也增加超过25%,预计录取人数会倍增。

不过,或许是因为香港地理位置上不远,很多人低估了在香港读书的挑战,特别是从内地赴港读大学。

我已经收到不少分享:

有人觉得语言挑战很大,不仅要适应英语授课,还要适应粤语环境;

有人在香港文化和内地文化之间,左右为难;

有人被远超自己预期的peer pressure惊到;

还有人毕业之后进入职场很难适应......

那么,在香港读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否适合内地高考生作为一条更好的出路?

我联系到3位从不同省份通过高考入读香港不同大学的同学,她们有毕业继续读研的,有刚毕业准备工作的,也有工作了一年的。

一起看看她们的留学收获和体验,以她们的故事作为一个棱镜的不同侧面,看看不同人是如何打留学这副牌,以及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说法该如何更好地被诠释。

月月:

从岭南本科到港前三研究生,

来港读书犹如弯道超车

面对镜头,月月微笑着,摊平右手手掌,指尖指向旁边的一块铭牌,上面写着“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她身后是一团似火焰的雕塑,这是名为“红鸟日晷”的香港科技大学标志。

“时间之轮”是这座雕塑的设计理念,飞扬的姿态又体现其艺术感,功能和美感的结合表达了历史和未来的交织。

回到2019年,月月那时刚参加完广东省的高考,爸妈和香港亲戚的建议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从香港岭南大学本科到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月月的香港故事进行到了第五年。

时间再退回到高考前的三次模拟考,从那时开始,父母就在考虑怎么让她的分数发挥最大化的效能。一开始,父母考虑让她去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UIC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后来亲戚建议与其在珠海,不如直接去香港。

因为这个契机,月月第一次知道原来用高考成绩也可以报考香港的大学。在拿到高考成绩后,她立马申请参加了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树仁大学的面试。岭南大学在内地分别设有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线下面试。

月月当时去了中山大学参加线下面试,面试不需要雅思托福成绩,“但看中现场的英语表现,这个和内地的英语应试教育还是很不一样的。面试多是一些非专业问题的考察,比如为什么选择岭南大学、遇到某些问题会怎么处理。”高考英语140分(150分满分)的月月回忆说。

除了高考成绩,如果申请者有参加竞赛或是出众的爱好也能赢得面试官好感。

“香港学校很看重综合能力。岭南大学基本上是录取高一本线几十分左右的同学,但有个同学以一本线的成绩就进了,因为他在戏曲方面非常强。”

据香港文汇报今年7月报道,香港8所资助大学本科课程自2024/25学年起,非本地生上限将倍增至四成。岭南大学的奖学金不用学生自己申请,学校在发录取通知书时会写清提供多少奖学金,以保证能“抢”到优质生源。

月月所在的中文系一年学费大概14万港币,加上住宿和生活费,一年大概要20-25万港币。

“不同专业不一样,商科会更贵点。”中文系是她的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是工商管理专业,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是香港最传统的专业,后来想着自己语文成绩不错且岭南的中文系是王牌,就为自己多争取了一个机会。”

面试后,学校打来电话告诉月月,综合她的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最终把她录进了中文系。

和一般以全英授课的专业不同,中文系比较特殊,它的专业课程是用粤语和普通话上的,不过其他通识课还是英语教学。说到上课体验,月月还记得大一开学第一节英语课。“老师很重视和学生的互动,比如请同学发言,听大家表达观点,老师也善于用多媒体设备做互动游戏。”

虽然来自广州,但月月从小只听不说,在大学前两年也和其他内地同学一样不敢张口说,后面开始“不怕出丑”大胆说,现在听说已经没问题。

掌握粤语更加融入香港的同时,香港文化的冲击也会时有发生,月月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香港独自看医生的体验。

大二回归线下上课后的她阳了,无助的她感受到了完全不同于内地的医疗制度。“首先公立医院要排很久的队,如果你想看一些专科医生的话,你不能直接去,得先去小诊所,拿到推荐信才能去找专科医生,这些东西是我在内地从没有接触过的,这是给我一个很shock的点。”月月说。

疫情期间独自在港、独自看医生,这在大一每周末都回家的月月看来完全不敢相信。“那时心理上和内地、和父母还没有完成切割”,但疫情期间让她更独立、也更能静下来独处和思考。

以前不会一个人做的事情,现在不会害怕,反而很享受。疫情解封后,她立马申请了学校去韩国交换的机会。在韩国釜山的餐厅里,她拍下一张和自己约会的自拍并配文“现在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独处啦!”

截图来自月月小红书账号@月月月个头

除了做交换生,她还积极利用学校资源丰富自己。“香港的资源太丰富了,我当时什么都想做,不是因为功利,而是那些活动都很吸引人”。

假期她和老师做了关于香港社会的观察调研;

通过学校内部推荐做过市场方向的实习;

当她发现自己对商业感兴趣后,大三选修了数据科学课程,为之后的读研做了铺垫。

岭南毕业后,她手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 offer,最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环球中国研究专业。“这个专业会学到很多量化社会研究,最后是拿理学硕士,对文转理有帮助。”月月对自己的选择这样总结。

她对香港身份也有清晰的认识:

香港永居确实很香,但是在拿永居之前,需要考虑你希望获得它利好的哪个方面。比如说,如果你以后想生活在香港,成为香港永居绝对有利;如果说你想拿香港身份作为跳板,比如跳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那香港身份相对于内地护照也会有一些优势。

月月在太古集团实习期间所拍

已经完成研究生第一年学习的月月,刚刚结束了在太古集团的暑假实习。香港职场对女性的尊重、工作生活平衡的观念都很吸引她。未来,她会留在香港继续工作。

Emily:

高考665到港大,

我不算特别成功的典型

“我不认为自己是特别优秀的代表。”刚刚从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的 Emily 在跟我见面前这样自我介绍。

Emily是妥妥的理科学霸,高考一模二模都是当年湖北省重点高中的前三。高三拿到了校长推荐进入香港大学多元卓越入学计划的面试名额。这个计划每年在全国招收参加正常高考,即非国际高中的300名学生。

2020年年初她到深圳参加约2小时的线下面试,面试是无领导小组全英讨论。

面试后,她顺利拿到香港大学15分的加分机会。当申请者高考分数满足语文和数学总分大于235分,且英语在140分以上时,选择香港大学可以加15分。

香港大学一景

“我话不是很多,但当时提出了一个观点让大家的讨论发生了转折,之后一个面试老师又顺着我这个观点继续问下去。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Emily 如此总结自己拿到港大入场券的经历。

原本计划是走高考后填报内地高校的路径,没成想高考前几个月,Emily由于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后期吃药调整好后心态也佛系了不少,大家在猛刷题时她则在“浪费时间”看名著,最终以“躺平”姿态考出了665分。

这个分数可以试着冲当年的浙江大学,但最后综合考虑前景和发展,她选择了有15分加分机会的香港大学。

据 Emily介绍,港大的入学奖学金可以自己申请,对于状元级别的特别优秀的学生港大会在录取时主动提供。面试时她告诉考官想读金融专业,“因为香港是金融中心,港大金融也很有名”。

但最终,港大老师在收到 Emily高考成绩和入学申请后,“可能觉得我理综和数学成绩好,把我分到理学院,大二分科我读了数学专业。” 这个专业的学费一年约17万港币,加上生活费一年25万港币左右。

香港大学一景

笑称对自己没有太大要求,开心最重要的 Emily 说不管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练习,只要用心学都会有好成绩。

“这边的数学入门很浅,但会越学越深,对自学要求高。教授上课之外,助教会有单独的练习课,十个人左右一组,课上会讲解题目,或学习扩展知识,又或者带着大家先预习。每个助教的教学风格和内容都不同。”

在学习教材上,Emily观察到港大用的教材都是国外名校的或有名的经典教材,好处是跟科技发展衔接密切,学到的都是最新的东西,对工程和科技专业很有帮助。

2022 年年底ChatGPT 横空出世,在这波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浪潮抵达内地之前,ChatGPT已成为Emily和同学平时学习的使用工具之一,不过港大的老师一开始也是禁止学生使用,到后来制定规则鼓励学生辩证使用。

“香港这边很重视学术诚信和原创性、作业递交也需要自己做好时间管理,老师给分很严。”Emily说。

香港大学一景

在“牛人”遍地的港大,大家对未来也有不同的规划。

有的选择继续深造专心攻GPA;

有的早早开始职业规划,步入社会实习;

有的在大学放松自己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有的则会捡起自己的体育梦想,在学习之余不断精进球技……

遇到压力大的情况,Emily会选择多和朋友交流,一起结伴线下学习或外出探店。大学期间她还作为所在舍堂内的运动健将,组织过院舍之间的排球比赛,也因此顺利拿到贡献积分住到毕业。

(注:“舍堂”是香港各大学里对宿舍的称呼;舍堂文化:香港各大学本科生有不同舍堂,每个舍堂都有自己的文化。舍堂是申请制,一般本科生住一年到两年后要看个人对舍堂的贡献分数,分数足够才有继续住(或申请)的资格。贡献分数主要以平时参与自家舍堂活动的积极度、组织活动等来计算。)

在Emily看来,香港本地同学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参加DSE,即香港高考考入港大的,另一类是走国际学校申请进入的。

前者学生比较朴实也很勤奋,后者家境良好英语也很好,大多爱好运动。总的来说港大的学生不是只有学习。

Emily 在毕业前投了十多家公司,收到了不少面试。“单找到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很好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竞争。对于不同职位和公司,所需要的简历和coverletter都要精心调整,面试的准备也要尽量做到全面。”

几轮面试下来,Emily感觉香港公司很看重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从实习、参与过的项目、学校课程学习能看出学生的硬实力,其次是各方面的软实力,比如自学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等。

最终,她从5个offer 里选了一家。她想先在职场锻炼几年,找到想深入的方向后可能再读研。“未来还很长,我相信我的实力。”

Iris:

大学和职场让我对香港先爱后恨,

现在很迷茫

“提问,你还在搞影视的路上吗?”晚上十点 Iris 发了一条朋友圈。

最近 Iris 在考虑找下一份工作,至于是否跟影视相关,她自己也不清楚,不过留给她的探索期还有一年。一年后,她将顺利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这一年也或许会决定她对香港的最终体验和感受,甚至未来的去留。

Iris 来香港的故事要从六七年前说起。那时她还在贵阳一中读高二,因为语文老师的关系渐渐对影视感兴趣,“当然还有我迷恋的哥哥张国荣”,她甚至还报了艺考集训班,但后来因为不喜欢艺考氛围,临门一脚时放弃了。

后来好友决定报考香港大学,她也跟着做起调研,最后瞄准香港唯一有电影专业的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Iris大学毕业的照片

高中开始就住校,生活独立自主的 Iris 在选择专业这件事上也是完全自己做决定。2018年,她以裸分 651 的高考成绩毅然决然来香港读电影,父母也支持她的选择。

刚进大学,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没让Iris觉得困难。跟着浸会大学蔡元培舍堂的前辈们参加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还是一个超级好的练粤语的机会”。

Iris平时还热衷“上庄”(注:香港各大学里面指参加社团并成为社团核心成员),“我还参加了一个全是香港 local 的摄影社团,我是里面唯一的内地人,但那些香港人都很好。”

迅速适应了香港的大学生活,加上周围香港同学很友好,这些都增加了 Iris对香港这座城市的喜爱。

大二进入传理学院电影专业学习更偏向理论研究,不满足于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想多一些实操的 Iris有机会就去蹭学长学姐的学生剧组拍摄,跟着取经。“这些经验对自己拍片和毕设都有帮助,因为整个剧组在现场是需要配合和调度的,只有真的跟几次才知道该怎么做。”

一切本来都顺利进行的,不料2019年香港社会的变动和随后的疫情好像将她的大学生活打散了。

一是疫情线上课让她更没机会线下操作,二是毕业设计的影片拍摄也毫无头绪,“对于任何想拍电影的人来说,毕设可能是他唯一一个完全受自己控制的成片。” 于是,Iris 再次自己做了一个大决定——休学gap 一年。

Gap 这一年, Iris 在内地参加了一档综艺的实习,这让她惊呼“虽要经常熬夜,但真的学到很多,最终看到自己参与做的东西呈现出来时超级兴奋。”

实习结束回到贵州的家后,同是浸会的朋友找到她想一起合拍一部记录三线建设的纪录片。

Iris参与制作的纪录片海报

“我的家乡就是三线建设的一个代表,在当地也有认识的爷爷奶奶辈可以采访。正巧那时我作为内地人在香港,这群来自其他城市的长辈最后留在了贵州,身份认同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也是我们想探讨的。“最终他们拍摄出了这部叫《我们的他乡》的纪录片。

“我对人与人的故事着迷,用电影也是想去记录人之间的事。”秉持着这种想法, Iris 的毕设《迷失岛》讲述了关于个体自我救赎的故事。她说这跟当时看到的一些女性运动有关,名字却意外地映衬出她现在的状态。

Iris大学毕业设计的影片海报

大学毕业后,职场让 Iris 体验了第二次融入香港,或者说认识香港。不过相比第一次,这一次多了现实的残酷。

没有互帮互助的同学,反而是甩锅、洗脑的同事和情绪不稳定的领导。一方面是工作的压力和有限的成长,另一方面“文化和语言造成的隔阂是一种困境”。

Iris反复提到的后者是她当下生活的挑战所在。

来港第六年,吃住行适应之外,文化和语言以更犀利的形象展现,“我工作的环境是全粤语的,有时候在交流中我想表达,但反应和准备也需要时间,有同事就利用这个时间差把事情讲完了,所以很多时候就变成没有沟通只有执行。”

偶尔反思这些年收获了什么时,Iris会想起两个声音:

一个是当年大学里一位老师在了解她的家庭背景不能帮助她后,建议她不要入行;另一个是一个学长建议她不拍电影,走学术也是一条路。

Iris 现在清晰地认识到内地影视市场比香港大,机会也相对多,但接下来在香港的一年会遇到什么,她保持开放,“或许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且对香港的态度又有积极改观,也或许依然热爱影视,回内地发展。”

外滩君问她当初来港留学的决定后不后悔,她说没有后不后悔的说法。

其实都是围城,人生只是多走了一段不同的经历,当时对香港有滤镜,就算不来读本科,研究生也会来。人生总是要先体验后总结的。

三个曾经的内地高考生如今都已完成在香港的本科学习,月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港前三的港科大读研,Emily刚刚结束大学四年的港大生活,即将进入香港职场,Iris则会继续探索影视梦想,很快就能拿到香港永居身份。

或许“命运之轮转动起来”的说法从来不是一个已完成的总结,而是不断努力和变化的生活本身。

她们三个的故事都有背负理想,从内地到香港独自探索和寻梦的青春部分,也有正在进行的当下杠杆式炒股,更有即将开始的新篇章。故事正在继续,命运仍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上一篇:配资盘资讯 金山办公(688111):WPSAI持续迭代 B端订阅加速公有云转型
下一篇:股票配资线上 我为去英国读文学专业,跨专业2次,放弃香港博士,读3个硕士
友情链接: